185人抢50个名额,达州队的海选现场直接变成了“战场”。 这不是世界杯预选赛,也不是中超梯队选拔,这是四川民间足球的顶级盛事——“川超”还没开踢,火药味已经呛到了嗓子眼。 有人请假从外地赶回来,有人带着孩子来试训,还有退役半职业球员悄悄混进体测队伍。 一个地级市的业余联赛,怎么突然就卷成了全国焦点?
成都这边,报名8月15日刚开,名额瞬间被抢空。 主教练、助理教练、队医,连后勤保障都要竞聘上岗。 这不是踢着玩,这是奔着荣誉去的。 有人翻出十年前的老球衣,洗了三遍晾在阳台;有人专门去健身房突击体能,就为了能在名单上留下名字。
自贡也不含糊,80多名运动员报名,8名教练员待命。 C级、D级证书一摞,训练频率拉到每周5到7次。 第一轮集训完,35人进大名单,第二阶段直接封闭训练。 这哪是业余比赛? 分明是职业梯队的节奏。
攀枝花早早锁定了市体育场作为主场,领队、主教练、助理教练、队医、队务,一个不少。 45人上限,23人底线,8月底现场考核。 球员们已经开始自发组织热身赛,就怕到时候一脚射门软绵绵,丢脸丢到全川。
泸州队更狠,请来了中国足球名宿、前四川全兴队队长魏群当主教练。 消息一出,本地足球圈炸了锅。 老球迷说:“魏大侠出山,这下真要踢出血性了。 ”30多人进集训营,每天早晚两练,连周末都不放。 有人拍到魏群亲自示范传球动作,蹲在地上画战术图,满头大汗。
德阳动作快得惊人,8月12日发招募,18号就截止报名,50多个名额一抢而空。 21号开筹备会,队名队徽全网征集。 体育局的人说:“这次不搞花架子,要打出德阳的狠劲。 ”
绵阳也不甘落后,40个名额,实力与激情缺一不可。 选拔定在三台中学足球场,8月23号开始。 报名截止那天,系统差点崩溃,后台显示超200人提交申请。 教练组连夜筛选,最后留下60人进初选名单。
广元最稳,管理团队7人全部到位,主教练领衔,助理教练、队务、队医各司其职。 50人运动员大名单敲定,8月20号到9月20号,整整一个月封闭备战。 队名队徽评审正在进行,据说候选名字里有“剑门雄风”“嘉陵战狼”这种硬核选项。
遂宁的选拔场面最热闹,117人报名,117人上场。 分组对抗、体能测试、战术演练,一轮接一轮。 教练组全是亚足联B级以上资质,选拔标准比很多职业青训还严。 最终40人出线,淘汰率超过65%。 有人赛后瘫坐在草地上,眼泪混着汗水往下淌。
内江的选拔在梅家山体育场,60多人参加。 30米冲刺、折返跑、长传、射门,一套测试下来,有人直接抽筋。 分组对抗时,拼抢激烈到裁判连吹三次犯规。最终名单没公布,但圈内人透露,有几名前全兴梯队的球员成功入选。
乐山队教练组6人,运动员50多名,试训已经开始。 专家组和教练组联合打分,综合评定后出40人集训名单。 有人发现,乐山队的战术板上画的是433进攻阵型,明显是冲着进球去的。
南充还在筹备,但民间热度不低。 茶馆里、夜市摊上,一帮老球友天天讨论谁能代表南充出战。 有人说:“我们不求赢,但绝不能输得太难看。 ”
宜宾动作也不慢,球员报名9月1日截止,8月22日在南岸体育中心搞体能测试。 计划选出40人左右的队伍,教练组已经在研究各市球队的打法特点。
广安报名人数破百,104人争50个名额。 因为高温天气,选拔暂缓,报名延期到8月25日。 选拔方式明确:体能+技战术+对抗训练三合一。 广安足协的人说:“我们不怕卷,就怕没人来。 ”
达州的185人报名数据,是目前全川最高的。 8月23日海选,25号开始集训。 50人大名单将从这近两百人中杀出来。 教练团队暂定为市体校专职教练,队名还在征集中。 有人提议叫“大巴山铁军”,立马获得一片叫好。
巴中还在筹备,但民间自发组织的友谊赛已经打了好几场。 有企业老板放出话:“谁代表巴中出战,我赞助全套装备。 ”
雅安44人进集训营,8月24日首次集训。 最终30人名单择优确定。 队名全网票选,候选有“熊猫勇士”“雨城战魂”“青衣江斗士”。 投票通道一开,朋友圈瞬间刷屏。
眉山8月23号开始选拔测试,教练团队、后勤团队同步招募。 有人发现,眉山足协特意请来了成都体育学院的体能专家,参与测试方案设计。
资阳走得最快,8月9号到10号完成招募选拔,50人集训大名单当场敲定。 16号在资阳中学操场首次集训,每周两次。 有队员说:“我们不是来旅游的,是来赢得。 ”
阿坝8月20号发布招募公告,符合条件的球员正在集结。 高原球队的体能优势,早就被业内关注。 有人预测,阿坝队的耐力将是最大杀器。甘孜还在筹备,但康定、理塘的足球爱好者已经开始自发训练。 一位藏族球员说:“我们骑马可以,跑步也能行。 ”
凉山同样在筹备阶段,但西昌的业余联赛最近明显升温。 几支强队私下约战,就为磨合阵容。 有人听说,凉山队可能主打快速反击,利用边路突破。
21支队伍,21种野心。 有的城市志在夺冠,有的只想不垫底。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——没人想当看客。 这场原本被视为“草根娱乐”的比赛,正在演变成一场全省范围的身份之战。 你代表的不只是自己,是家乡的面子,是父老乡亲的期待,是那句“我们县/市/州,也能踢出名堂”的倔强。
成都的白领下班直奔球场,自贡的老将重新系紧鞋带,攀枝花的年轻人顶着烈日奔跑,泸州的魏群在场边吼得面红耳赤。 达州的185人里,有工地工人,有公司老板,有刚毕业的大学生。 他们脱下工装、西装、校服,换上球衣,只为9月那一声哨响。
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比赛。 这是普通人对梦想的最后一次冲锋。 是中年人在房贷、加班、孩子作业之外,还能为自己活一次的机会。 是那些被生活磨平了棱角的人,重新找回热血的唯一出口。
当达州的工人和成都的白领在球场上对位,当自贡的老师和泸州的职业名宿并肩作战,当阿坝的牧民和宜宾的学生同场竞技——足球的平等,在这一刻被彻底兑现。
公司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