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遭遇以色列猛烈空袭和毁灭性打击之后,伊朗承受了巨大的损失。导弹设施和核研发中心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,这导致许多伊朗军方及革命卫队的高级指挥官被一一斩首。目前,革命卫队的领导班子中,存活下来的成员不到原来的半数,军队整体战斗力明显降低,只有少数导弹部队还能维持作战能力。
更为严重的是,伊朗的防空体系几乎被摧毁,以色列空军现在能够在伊朗领空自由翱翔,以色列战斗机已经飞到了德黑兰的上空,确实让人感到震惊。如果伊朗未能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,那么面对以色列空军的持续轰炸,其导弹部队必将面临逐渐减少的命运,最终可能会彻底失去战斗力。
国际社会虽然对以色列的行为表示谴责,但却没有任何国家或力量为伊朗提供实质援助。在中国,曾经表达对伊朗同情的人士几乎消失得无影无踪,民意的变化与一年多以前截然不同。伊朗的现状与其外交政策的失败密切相关。网上流传着大量信息,揭示伊朗在外交及国际战略合作方面的诸多失误,例如,面对与中国和俄罗斯合作时的不坚定,对印巴两国选择印度、在核武器研发尚未成功前就向美国示弱并妥协,提出放弃核计划等一系列问题。
展开剩余60%更为致命的是,伊朗未能展现出抵抗帝国主义入侵的决心。作为一个幅员辽阔、人口众多的西亚大国,伊朗在区域内具有重要地位,并且其石油储量位居全球第四,农业基础较为稳固,拥有适宜的小麦种植区。伊朗本可以采取深挖洞广积粮的战略,使自己成为不可攻破的堡垒。然而,在美伊谈判破裂后,伊朗本应提高警惕,尤其是美国紧急组织驻海湾地区的军属与外交人员撤离之际,警报应当拉响。但伊朗的高层似乎对此毫无意识,军队、革命卫队的领导与重要技术人员仍旧安然无恙地生活在公寓,而并没有对内部进行必要的清洗与肃反,导致美国和以色列的情报人员在伊朗肆无忌惮地活动。此外,伊朗政府并未有效组织对民众的国家安全教育,许多人缺乏防范意识。当以色列的特工机构在伊朗境内建立无人机工厂,并且在防空阵地附近设立自杀式无人机仓库时,依然没有人向安全部门举报。这一系列的失误让伊朗在装备精良的以色列面前,犹如待宰的羔羊。如此一个无能的国家与政府,怎能指望能赢得他国的同情与支持呢?
那么,伊朗还有翻身的机会吗?自空袭事件发生以来的几天中,哈梅内伊似乎意识到了危机的严重性,伊朗革命卫队的导弹部队也频繁对以色列展开反击。尽管大量弹药被拦截,但高超音速导弹却一次又一次地命中目标。目前,尽管以色列拒绝承认其重要目标遭到摧毁,但居民区倒塌、满地废墟的场景已然曝光在全球视野中,这无疑表明,即使伊朗面临惨痛的打击,依然具备让以色列忍受苦难的能力。以色列的反导系统并非无懈可击。如果伊朗依然拥有足够的弹药储备,可以通过无人机和低级制导武器消耗以色列的防空弹药,并用高超音速武器打击关键目标,那么以色列将难以坚持太久。
发布于:天津市公司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