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遗活态传承,文化浸润民心。近日,一场集布艺、纸翻花、传统小老虎、木雕于一体的非遗展览在济宁八亩半公园温情启幕,让居民在绿意盎然的公园场景中,近距离触摸非遗技艺的温度,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展览现场,一件件非遗作品静静陈列,却仿佛诉说着千年技艺的传承故事。色彩明艳的拼布、细腻精巧的刺绣作品令人目不暇接——既有融入济宁本地民俗元素的枕套、靠垫,针脚间满是手作的温情;更有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布艺制作流程,手指翻飞间,普通的布料逐渐勾勒出精美的纹样,引得不少市民驻足观看,甚至忍不住上手体验,亲身感受“一针一线皆匠心”的真谛。
作为承载着吉祥寓意的传统手作,“小老虎”堪称现场的“人气焦点”。一个个形态憨萌的老虎枕,或虎头圆睁、威风凛凛,或眉眼弯弯、俏皮可爱,有的以红绸为底,缀以黄黑相间的虎纹,有的则融入现代审美,在传统造型中加入卡通元素,既保留了“驱邪避灾、守护安康”的民俗内涵,又增添了时尚活力。木雕展区则尽显“刀木春秋”的厚重与精巧,让观众直观感受到传统技艺的神奇与魅力。
“今天在公园里看到这么多精美的作品,还能亲手体验,真是太有意义了!”居民王女士带着孩子体验布艺制作后,兴奋地说道。此次非遗展览走进八亩半公园,打破了传统展览的空间限制,将“高大上”的非遗技艺融入市民日常休闲场景。下一步,吴泰闸社区也将继续探索“非遗+公园”“非遗+生活”的传承新模式,让更多非遗项目走出博物馆、走进百姓生活,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彩。
(通讯员 王丽萍)
公司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